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室穆斯堡尔谱研究组利用原位穆斯堡尔谱技术揭示钠离子电池正极工作机制

发布时间:2023-02-15     浏览量:

近日,我室穆斯堡尔谱研究组与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郑琼副研究员团队,法国蒙彼利埃大学Moulay Tahar Sougrati博士合作,通过原位穆斯堡尔谱技术揭示普鲁士蓝正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充放电机理及容量衰变机制,为其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正极材料对于钠离子电池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普鲁士蓝类材料由于具有高理论比容量、长循环寿命、环保价廉等优点被广泛研究,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其通常存在性能不达标等问题。工作机制的研究对于提高电极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研究者对于普鲁士蓝类材料的充放电机制研究仍十分不足,尤其是通过原位手段对材料进行在线观测存在挑战。

本工作中,研究团队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富Na普鲁士蓝材料,其作为钠离子电池的正极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循环稳定性优于大部分已报道的普鲁士蓝类材料(在120mA g-1电流密度下,98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1%)。此外,本工作首次通过原位穆斯堡尔谱技术对钠离子电池的工作过程进行在线探测,结合低温77K穆斯堡尔谱、原位X射线衍射及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阐明了普鲁士蓝正极材料的工作机制。研究发现,高低自旋铁的反应随充放电的进行分步发生,高自旋铁贡献大部分的比容量,而低自旋铁仅有部分参加反应,降低了电池的比容量。但是,等量的高自旋铁和低自旋铁在发生氧化还原的过程中,低自旋铁会带来更加强烈的局域形变,从而影响材料的稳定性。因此,该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稳定性的原因一方面可以归因于在充放电过程中微小的晶格参数变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较少的低自旋铁参与了反应。

该工作建立并使用了离子电池原位穆斯堡尔谱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外,也为开发高容量、优循环稳定性的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以“Sodium storage and capacity retention behavior derived from high-spin/low-spin Fe redox reaction in monoclinic Prussian blue based onoperandoMössbauer characterization”为题,发表在《纳米能源》(Nano Energy)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室穆斯堡尔谱研究组博士研究生王子楠。该项工作得到中科院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重点项目、中科院国际人才计划等项目的资助。(文/图 王子楠)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3.108256

  • 星海园区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5号楼 

    邮编:116023

    联系人:赵旭

    电话:0411-84379707 

    邮箱:zhaoxu@dicp.ac.cn

  • 西山湖园区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红旗西路恩泽街39号 

    邮编:116082

    联系人:贾正浩

    电话:17609862658 

    邮箱:jiazh@dicp.ac.cn

  • 能源学院园区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中路568号T1号楼 

    邮编:116051

    联系人:于文广

    电话:13804242646 

    邮箱:wgyu@dicp.ac.cn

  • 测试服务

    联系人:周雯慧

    电话:13840292324

    邮箱:alice_0204@dicp.ac.cn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

测试服务

客服热线

测试服务

13840292324

服务时间

7*24h

CataGPT
投诉建议
公众号
收起导航

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测试服务

13840292324

服务时间

7*24h

展开更多

>